作为丹麦哥本哈根最著名的地标之一,小美人鱼铜像自1913年落成以来便成为安徒生童话的实体象征。这座由爱德华·埃里克森创作的雕像曾经历过多次位置调整,但严格意义上的“搬迁”仅发生在2013年。为配合上海世博会文化交流,铜像首次官方外借至中国展出六个月,期间原底座被替换为视频装置,这一跨国“临时搬迁”引发当地民众激烈讨论。
2010年更发生过戏剧性事件。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,雕像被不明团体秘密移动至会场附近,并喷涂政治标语。虽然官方宣称这只是“短暂位移”,但事件暴露了雕像作为政治表达载体的敏感性。日常维护中的微调则更为常见——2007年为避免游客过度接触,底座向海湾方向移动了约30厘米;2019年港口施工时,雕像曾暂时旋转15度以避开起重机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原址Langelinie码头始终是铜像的法定归属地。所有移动都需经过哥本哈根市议会批准,因雕像1984年已被列为受保护文物。近年有提议将雕像迁至更安全的室内博物馆,但民调显示83%市民反对改变现状。这座1.25米高的青铜雕像已成为城市记忆的锚点,其物理位置的稳定性某种程度上隐喻着丹麦人对文化传统的坚守。